1、 目的和范圍
1.1 本測試方法用來評定有色紡織品表面因摩擦而發生顏色轉移到其他表面的程度。適用於各種纖維制成的各種類型的有色紗線和織物,包括染色、印花和其他方法著色的紗線和織物。不推薦用於地毯或面積太小的印花紡織品(見13.2和13.3)。
1.2 測試程序中使用正方形的摩擦白布,包括干燥和用水濕潤的。
1.3 水洗、干洗、縮水、熨燙、整理等處理可能對材料的顏色轉移程度產生影響,因此可在上述各種處理前或后,或處理前和后都可進行該測試。

2.原理
2.1 在規定條件下,有色試樣與摩擦白布進行摩擦。
2.2 通過與沾色灰卡或沾色彩卡進行比較,評價顏色轉移到摩擦白布的程度,并確定沾色級數。

3.術語
3.1 色牢度:材料暴露在加工、測試、儲存或使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任何環境,染料向貼襯材料轉移或相互作用的耐顏色變化的特性。
3.2 摩擦脫色:通過摩擦,著色劑從有色紗線或織物表面轉移到另一個表面或同一織物的臨近區域。

4.安全和預防措施
本安全和預防措施僅供參考。本部分有助於測試,但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問題。在本測試方法中,使用者在處理材料時有責任采用安全和適當的技術;務必向制造商咨詢有關材料的詳盡信息,如材料的安全參數和其他制造商的建議;務必向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局(OSHA)咨詢并遵守其所有標準和規定。
4.1 遵守良好的實驗室規定,在所有的試驗區域應佩戴防護眼鏡。
4.2 所有化學物品應當被謹慎使用和處理。
4.3 操作實驗室測試儀器時,應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安全建議。

5.儀器和材料(見13.1)
5.1 摩擦測試儀(見13.3、13.4和圖1)。
5.2 摩擦白布,剪成50mm正方形(見13.5)。
5.3 AATCC沾色彩卡(見13.6)。
5.4 沾色灰卡(見13.6)。
5.5 白色AATCC紡織吸水紙(見13.6)。
5.6 摩擦儀的試樣夾持器(見13.4)。
5.7 實驗室內部摩擦織物。
5.8 摩擦測試儀校準布,可以在無法獲取實驗室內部摩擦織物的情況下代替其使用。

6.核查
6.1 定期核查試驗操作和儀器,并保留記錄結果。當異常摩擦圖影響評級程序時,按6.2的觀察和糾正操作對避免錯誤的測試結果很重要。
6.2  使用摩擦測試儀校準布或已知摩擦牢度級數較低的實驗室內部摩擦織物,進行三次干摩擦和三次濕摩擦測試。
6.2.1 如果摩擦白布因沾色不勻而使沾色圖形不圓,則表明摩擦頭可能需要重新修復表面(見13.7)。
6.2.2 如果產生重影的細長圖形,則表明螺旋金屬夾可能松動(見13.7)。
6.2.3 如果產生拉長的條紋圖形,則表明摩擦布安裝可能傾斜。
6.2.4 如果試樣邊緣有摩損痕跡,則表明螺旋金屬夾向下安裝了,且位置不夠高,導致其對試樣表面產生摩擦。
6.2.5 如果摩擦布中間部位有沿著摩擦方向的條紋,則表明金屬基座頂部可能發生翹曲且不平。需要插入一個托架來調平測試儀基座。
6.2.6 如果使用了試樣夾,將試樣夾固定在測試儀基座的試樣上。搖動摩擦臂使用摩擦頭到最前端的位置,觀察摩擦  頭是否碰到了試樣夾的內側。如果碰到了,則后面所有測試將試樣夾的固定位置稍稍前移。如果不進行相應的調整,將導致摩擦布沾色圖形的一邊顏色特別深。
6.2.7 確認含濕量的確定方法(見9.2)。
6.2.8 如果摩擦基座上的摩擦砂紙的摩擦區域用手摸起來與其旁邊的區域相比很平滑或者試樣發生明顯的滑動,則應及時更換摩擦砂紙。
6.2.9 在常規試中,觀察摩擦布的沾色圖形上是否出現多個條紋。試樣的長度方向一般傾斜於織物的經向和緯向。如果摩擦的方向平行於斜紋方向或花型方向,產生多條紋,則可以輕微調整測試的角度。

7.試樣準備
7.1  兩塊試樣,一塊用於干摩擦測試,一塊用於濕摩擦測試。
7.1.1 為了增加結果平均值的精度,可增加試樣數量(見12.1)。
7.2 剪取樣品,尺寸至少為50mm x 130mm(2.0英吋x 5.1英吋),最好使樣的長度方向傾斜於織物的經緯向或縱橫向。
7.2.1 當需要進行多個測試以及進行產品的生產測試時,可以使用更大的或  者全幅的實驗室樣品,而不必單獨的裁剪試樣。
7.3 紗線。將紗線編結成尺寸至少為50mm x 130 mm的織物;或將紗線沿長度方向緊密纏繞在一個合適的、至少為50mm x 130mm的模板上;或者鋪開方式(見13.8)。

8.調濕
8.1  測試前,按照ASTM D1776<紡織品調濕和測試標準方法>的要求對試
樣及摩擦白布進行預調濕和調濕。將每塊試樣或摩擦白布分開放在篩網或調濕用多孔架上,在溫度為21±1℃(70±2℉)和相對濕度65%±2%的大氣條件下調濕至少4小時。

9.操作程序
9.1 干摩擦測試
9.1.1 將試樣平放在鋪有砂紙的摩擦儀基座上,使其長度方向沿摩擦方向(見13.7)。
9.1.2 將試樣夾持器固定於試樣上,以防止試樣滑動。
9.1.3 將摩擦白布固定在從滑動臂向下突出的摩擦頭上,紋路平行於摩擦方  向。用專門的螺旋金屬夾固定摩擦白布,保持彈簧夾向上。如果彈簧夾向下就會對試樣產生牽拉。
9.1.4 將裝有摩擦白布的摩擦頭放到試樣上,摩擦頭的起始位置位於前端,以每秒一圈的速度,搖動曲柄把手10圈,使摩擦頭往復滑動20次。對於電動摩擦測試儀,設置并運行儀器10圈。對於其他的動行圈數,根據規定進行參數設置。
9.1.5 取下摩擦白布,調濕(見8.1)并按照本方法中10的規定進行評級。對於拉毛、起絨或磨毛試樣,松散纖維可能影響評級,因此在評級前,用透明膠帶輕壓摩擦白布,以沾去松散的纖維。
9.2  濕摩擦測試
9.2.1 確定操作技術(見13.10)來準備濕摩擦白布。對調濕過的摩擦白布進行稱重,然后在蒸餾水中徹底浸泡該摩擦布。每次準備一塊濕摩擦白布。
9.2.2 對干摩擦白布進行稱重。使用注射器管、刻度移液管或者自動移液  管,吸取干摩擦白布重量0.65倍重的水量(ml)。例如,摩擦布重0.24g,則吸取的水量(ml)為0.24 x 0.65=0.16ml。將摩擦白布放在盤子內的白塑料網上,向摩擦白布上均勻加水并稱量潤濕后的摩擦白布重量。按照本方法和AATCC 116《耐摩擦色牢度:旋轉垂直摩擦測試儀法》的要求計算含濕率。如有必要,可以調整用來潤濕摩擦白布的水量,并用一塊新的摩擦白布重復上述步驟。當達到65%±5%的含濕率時,記錄用水量。當使用注射器管、刻度移液管或自動移液管吸水潤濕摩擦白布時,使用該記錄的用水量準備每塊濕摩擦白布。每次測試需重復上述過程。
9.2.3 在實際摩擦測試開始前,應防止因水份蒸發引起的含濕量降低到規定范圍以下。
9.2.4 按照9.1的要求繼續進行測試。
9.2.5 在空氣中晾干摩擦白布,評級前需調濕(見8.1)。對於拉毛、起絨或磨毛試樣,松散纖維可能影響評級,因此在評級前,用透明膠帶輕壓摩擦白布,以沾去松散的纖維。

10. 評級
10.1用沾色彩卡或沾色灰卡評定試驗后顏色從試樣轉移到摩擦白布上的程度(見13.11和13.14)。
10.2 在評級時,用三層未使用過的摩擦白布墊於待評摩擦白布的下面。
10.3 使用沾色灰卡或9級AATCC沾色彩卡對干摩擦色牢度和濕摩擦色牢度進行評級(這些樣卡的使用在AATCC EP 2、3和8中分別進行了論述)。
5級---可忽略的變化或無變化
4.5級---顏色轉移相當於沾色灰卡4-5級或9級AATCC沾色彩卡中的4.5級
4級---顏色轉移相當於沾色灰卡4級或9級AATCC沾色彩卡中的4級
3.5級---顏色轉移相當於沾色灰卡3-4級或9級AATCC沾色彩卡中的3.5級
3級---顏色轉移相當於沾色灰卡3級或9級AATCC沾色彩卡中的3級
2.5級---顏色轉移相當於沾色灰卡2-3級或9級AATCC沾色彩卡中的2.5級
2級---顏色轉移相當於沾色灰卡2級或9級AATCC沾色彩卡中的2級
1.5級---顏色轉移相當於沾色灰卡1-2級或9級AATCC沾色彩卡中的1.5級
1級---顏色轉移相當於沾色灰卡1級或9級AATCC沾色彩卡中的1級
10.4 當測試多塊試樣或或一組評級者評定沾色時,取結果的平均值,精確到0.1級。

11. 報告
11.1 說明是干摩擦還是濕摩擦測試。
11.2 按照10.3報告評級結果。
11.3 按照10.4報告級數,精確到0.1級。
11.4 注明評級使用的是沾色灰卡還是9級AATCC沾色彩卡(見13.6和13.9)。
11.5 如果試樣經過本方法1.3所述的處理,則在報告中注明。

12. 精確度和偏差
12.1 精確度。1986年進行了實驗室間的比對試驗,以確定本測試方法的精度。各實驗室的比對測試均在常規大氣條件下進行,不必在ASTM標準大氣下進行。12個實驗室參加本次比對測試,每實驗室有兩位操作員參加,共五塊織物,每塊織物取三個重復試樣,用干摩擦和濕摩擦兩種方法分別過行評價。三個評級者使用沾色灰卡和沾色彩卡,獨立對沾色摩擦白布進行評級。原始數據歸檔在AATCC技術中心。
12.1.1 沾色灰卡或沾色彩卡評級的標準偏差構成見表1。
12.1.2 臨界差見表2。
12.1.3 使用一個評級者和沾色彩卡來確定實驗室間差異的示例見表3。
說明:對於干摩擦測試,由於實驗室間的結果差值小於12.1.2(0.82)中所述的臨界差值,因此結果之間的差異不顯著。對於濕摩擦測試,由於實驗室間的結果差值超過了臨界差值(1.53),因此,結果之間的差異很顯著。
12.2 偏差。摩擦色牢度的真值只能以試驗方法進行定義,因此本方法沒
有已知偏差。對表1的偏差構成,如果兩個平均值之間的差值等於或大於下述的臨界差值,則認為其在95%置信區間下顯著不同。


更多关于  摩擦色牢度仪:http://www.selaoduyi.com/productlist/list-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