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仪的分离过程是在缓冲液中进行,缓冲液的选择直接影响颗粒的迁移和分离。


缓冲液的选择要求是在所选的pH范围内有较强缓冲能力,在检测波长处紫外吸收低,电泳淌度小。


可先用磷酸盐缓冲体系为选择基础,初步确定pH范围后,再进一步选出更好的pH和缓冲试剂。


磷酸盐是毛细管电泳中常用的缓冲液体系之一,它的紫外吸收低,pH缓冲范围较宽(pH=1.5~13),但电导率较大。


实验表明,对于蛋白质、肽和氨基酸等两性样品,采用酸性(pH=2)或碱性(pH>9)分离条件,比较容易得到好的分离结果。


糖类样品通常在pH=9~11能获得分离。羧酸或其它样品多在pH=5~9选择分离条件。


pH的选择也和所用的毛细管种类有关。许多涂层毛细管只能在一定的pH范围内工作,如聚丙烯酰胺涂层毛细管在3<pH<8范围外工作,其涂层容易水解失效。


在相同的pH下,不同缓冲液体系的分离效果不尽相同,有的可能相差甚远。一般经验是能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的试剂可能是常用的试剂。


如在分离糖类和DNA等分子时,优先使用硼酸盐缓冲液体系。因为硼酸根能与糖羟基形成配位键,增加糖的负电荷和分离度。


硼酸盐缓冲液体系也适用于其它含邻位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的分离。


缓冲试剂和pH调节剂的浓度也需要优化。缓冲试剂的浓度一般控制在10~200mmol/L。


电导率高的缓冲试剂如磷酸盐等的浓度多控制在20mmol/L左右,电导率低的试剂如硼酸盐和HEPES等的浓度可控制在100mmol/L以上。


有时为了抑制蛋白质吸附等,可采用很高(>0.5mol/L)的试剂浓度,此时要注意降低分离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