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集团解读《民用建筑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渗透系数调查技术规范》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由来
《民用建筑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渗透系数调查技术规范》属于“十三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编制任务由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
1.2 工作过程
2017年1月: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向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下达《规范》编制任务,下达任务的名称为“大气细颗粒物室内外渗透系数调查技术规范”;
2017年2-6月:华南所成立编制组,编制组在广泛收集、查阅相关标准及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编制组的研究经历和积累,形成了标准编写大纲;
2017年7月: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召开开题论证会,确定了标准编制原则和技术路线;
2017年8月-2018年2月:编制组根据开题论证意见,拟定了《规范》基本框架,期间召开多次专家咨询和讨论会,经修改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草案;
2018年3月: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召开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编制组根据会议意见将《大气细颗粒物室内外渗透系数调查技术规范》更名为《民用建筑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渗透系数调查技术规范》,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2 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 必要性分析
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民用建筑是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渗透系数是开展空气污染人群精细化暴露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的重要参数,指室外环境空气细颗粒物通过民用建筑围护结构、通风系统、人群活动等进入室内环境,并保持悬浮状态的细颗粒物与室外环境空气细颗粒物的浓度比值,能够直接反映室外源对室内颗粒物浓度水平的总贡献,为开展精细化空气污染人群暴露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提供基础参数。
我国地域广阔,存在不同区域气候、建筑类型和生活习惯,民用建筑环境空气 PM2.5渗透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在开展民用建筑环境空气 PM2.5渗透系数时,需要全面系统考虑建筑气候区划、建筑功能类型和建筑物特征因素等影响,若无科学、规范的调查方法,一是影响参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二是不同研究之间的结果缺乏可比性。本标准制定可鼓励和引导相关科研人员用统一规范的方法开展调查,这对于逐步储备和积累用于风险管理的基础数据, 提高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2.2 可行性分析
本标准编制有理论基础。颗粒物渗透系数的概念和公式早由美国科学家 Dockery 和 Spengler 于 1981 年提出。建筑物环境空气 PM2.5渗透系数测算方法主要包括浓度实测法和示踪元素法。浓度实测法是通过同步测定调查房间室内外 PM2.5浓度,并以室外 PM2.5浓度为自变量,室内 PM2.5浓度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曲线的斜率即为该调查房间的 PM2.5渗透系数。这一方法假设室内 PM2.5源相对稳定,室内外相互连通。示踪元素实测法,通过同步测定调查房间室内外 PM2.5中示踪元素的浓度,以室内外示踪元素浓度比值作为 PM2.5渗透系数,这一方法假设室内源 PM2.5不含示踪元素,室内 PM2.5中的示踪元素浓度全部由室外源贡献。
更多标准编制说明内容点击以下链接获取标准编制说明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