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近日,国家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完善计量技术体系、加强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健全计量服务体系的要求。那热计量作为计量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国家层面政策的引领下,是否有新的发展,在供热低碳化转型之路上,供热计量可否迎来新的机遇?

  供热计量改革这个关系到家家户户利益的改革话题还真得“老生常谈”下去:一来,这个话题谈了近二十年了,还是没有个水落石出的局面;二来是政府要求急迫,政策紧锣密鼓地推出,但是越深究这个改革进程推进的难点,就越是觉得“理还乱”。

  所以在此小编整理了一些供热计量实施方面的内容,发布一下,期待行业同仁贡献你们的观点,促进供热计量事业的前行。

  供热问题浪费这么多!

  从收费模式来看,北方地区大部分还是按面积收费,收费模式落后、不科学,多年来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和资金浪费,老百姓也不能自主调节,矛盾越发突出。

  从能源角度看,由于我国供热基础设施存在着水质差、杂质多、管道系统停运时空置造成氧化、锈蚀等问题,造成耗能量大、浪费严重。

  据统计,全国采暖耗能全年约为1.3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0%,而北方地区更是约占总能耗的20%,平均耗能是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至3倍,供热系统热损失高达15%至30%。

  为什么要坚持供热计量?

  供热计量改造与供热系统的升级改造配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节能作用,是实现建筑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帮助老百姓形成良好的节能习惯,减少用暖支出,提高居住舒适度;

  供热计量热力公司可以对系统的各环节进行科学把控,减少能源浪费、节约热源,扩大供热面积,缓解热源紧张问题;

  可以实现热能商品化,减少供热纠纷。

  全国各地的试点经验表明,只要操作得当,按热量计费后,可节约20%-30%的能源消耗,费用也可降至原来的70%左右,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助力。据相关部门专家估计,北方地区热计量改革一旦推广实施,可节约25%-30%的能源消耗。其中山西每年可节约标煤800万吨-900万吨,按照500元/吨计算,采暖用户可节约费用40亿元-45亿元,减少2000万吨-25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那,安装热计量表就可以了吗?

  其实北方很多地区已经安装了热计量表,但在实际收缴工作中大部分仍按面积进行热费分摊。其中山东和河北的热计量做的相较好一些,东北的热计量完全处于停滞状态,没有严格执行计量收费现象普遍存在。

  近日潍坊发布了一则新闻:

  “我们小区在2019年交房的时候,就安装了热计量表。可我入住四年了,热计量表却从来没有使用过。”10月21日,家住高新区泰和东郡小区6号楼的市民张先生向记者反映,自己入住小区后,每年都是按面积缴纳供暖费,虽然安装了热计量表,却从来没有使用过。

  对此,记者向相关热企的员工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煤炭、水电都大幅度涨价,分户计量供热价格机制存在一定缺陷,现在采用这种收费方式的供热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我们公司尚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等待价格机制调整好,我们再慢慢推广供热分户计量。”

  按这名工作人员反映的情况可看到,从市场因素来看,当前不论是面积热价还是计量热价,制定机制没有市场化,更没有真实反应热企供热成本,导致热企成本倒挂,亏损经营。热计量后的退费要退,补费收不回的双重经济成本压力,更让热企经营雪上加霜、负债加大。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不解决,热企大面积推广热计量将更加艰难。

  热计量据说从技术上不存在太大的难关了,但是各个层面到目前都没达成一个“共识”,怎么收费?计量体系怎么构成?用什么计量手段?这些问题其实是最关键的问题,政府、热企、热用户怎样才能达成“共识”?

  供热计量的未来?

  对当前双碳背景下的供热计量发展方向,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刘荣去年在“中国集中供热行业热计量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的演讲总结道:

  要弄清“热能”的特殊商品属性,计量的目的不仅为了节能,还要提高供热质量;

  要完善热计量的技术路线,建设一套用户易于接受、企业方便管理、政府利于监管的热计量体系;

  结合国家工业物联网、新基建的建设需求,以热计量为抓手,促进供热企业向全系统计量供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型;

  以按“需”供热为导向,以满足用户用热舒适度需求为服务目标,向双碳目标迈进。

  供热计量漫漫长路,仍然需要供热行业自身不断地优化、创新,国家对热计量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引导,地方政府对于热计量政策的贯彻落实。供热计量未来和道路,交给时间来验证吧。